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东山“橘子红了”漫步太湖渔村 品鲜美农家菜
时间:2014/11/14 15:49来源:



    十一月的深秋,东山的橘子红了,想起曾经看过一部经典的影视剧《橘子红了》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浩瀚太湖水边,红透的橘子染遍东山的林野,男女主人公江南的高门大院里上演着怎样的儿女情长。回味着剧中的场景,趁着东山的秋景最美的季节,小编来到东山采橘子,吃农家菜,遇见晚霞中的江南渔家,在太湖边的东山当一天愉快的“岛民”。



     东山的第一站,就是紫金庵,这座古刹位于苏州西南郊东山镇以西,梁陈时期,唐贞元年间废后复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历史。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



     大殿左右两壁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相传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妇作品,这些塑像比例适度,容貌各异,惟妙惟肖。雕塑以“慧眼、经盖、华盖”三宝著称于世,也是世人称“天下罗汉两堂半”之首的一堂。



      陆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楼,各种厅堂鳞次栉比,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村里的老屋炊烟袅袅,是不是年迈的阿婆在做饭呢?在陆巷里发发呆,吃一碗刚出锅的芋头烧肉,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光……


陆巷给人的感觉是安逸祥和,在静谧的古村落里,村里的居民都是一幅处乱不惊的样子,丝毫不理会一个个背着大炮筒相机的游客,孩子们也丝毫不在意,在游人间穿梭游戏。看见一只躺在、在门板上的白黄肥猫,凑近了给它照相,眯着绿眼没有任何逃避的意思。



     既然说到吃饭,小编来东山吃饭,当然不能错过当地的美食,农家菜是东山最大的特色,清炒水八仙,红菱的鲜嫩,鸡头米的糯软。吃进嘴里是农家秋日的味道,也是收获的美味。


土豆焖腊肉

红烧肘子

枣泥糕


     吃完饭出了陆巷古村,来到太湖边的一座小渔村,世代在这里扎根的太湖原住民,仍然延续着祖辈的生活。以太湖为生,以打鱼为业。想起陶潜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东山的太湖渔村就像隐藏在苏州郊外一处“世外桃源”,任外界瞬息万变,太湖的原住民依旧恪守祖辈的生活节奏,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太湖真正的主人。   一天的劳作结束,渔民们开始收网。想必小船上的灶台已经开始烹调着太湖湖鲜的美味吧!


渔村,小舟,夕阳下广阔无垠的太湖,渔民们忙碌的收获着鱼儿的笑容,远离城市的喧嚣的江南鱼米之乡生活。鸡鸣犬吠声渐起,灰黑的村落屋顶若隐若现,仿佛太湖中翻腾的鱼脊。远处渔船正在出港,桨橹轻摇,悠悠然划向远方。


     晚饭时间,小编找了一家农家乐,将在太湖边买的白虾、银鱼等水产交给他们加工,又点了几道太湖船菜,真正的一桌太湖湖鲜晚宴开动了。


剁椒鱼头

油爆小鱼


   这道菜很有意思,各类鱼虾大杂烩,是太湖的船娘拿手菜


清蒸太湖白鱼


     美丽的夕阳伴随着一天的东山之旅的尾声,远处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劳累了一天的东山人驾船而归,湖边的渔船升起缕缕炊烟,江南千年特有的水乡生活,也许唯有太湖边上才能看到。

     东山交通指南:从火车站坐502路到终点站东山下(每20分钟一班,行车时间100分钟,票价5元);从东南环立交首末站坐62路到终点站东山下(每20分钟一班,行车时间80分钟,票价5元)。东山镇到陆巷古村,乘坐环山线旅627路或629路公交车,票价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