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虽然还未到暖意洋洋的日子,拂面而来的春风却早已催急了踏青的脚步。蛰伏了一个冬天,由吴中区旅游局、姑苏晚报联合出品的重磅品牌栏目“宝贝去哪儿”背上行囊出发了,新年第一站将走进太湖之滨有着苏作之乡、花木之乡、生态之乡等多顶桂冠的千年古镇——光福。
光福有让人神往的赏梅胜地香雪海,同时也是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工艺雕刻之乡。在这里,宝贝们将体验不同的农家生活,踩着烂泥去地里挖野菜、采野葱;跟着雕刻大师,在车间里学习红木雕刻;与香雪海的农艺师一起,栽种下带着希望和祝福的梅树……策划 杨秉灏 沈红娣 组稿 朱雪芬 王亭川 拍客 章鱼 安娜
2014“宝贝去哪儿”首站——光福
光福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誉,自然山水风光秀美,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工艺雕刻之乡”。
光福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历经多年打造,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的核心精华——香雪海景点位于邓尉山麓,以赏梅历史最为悠久、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而列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康熙曾三次御驾香雪海,乾隆更是六次到此赏梅,并留下御诗碑刻,至今仍矗立在梅花亭边。香雪海梅花盛开时,香飘数十里,繁花似雪、荡漾如海、举目眺望、犹如雪海,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见此胜景,题写了千古绝名“香雪海”,流传至今。
本期任务
今天的任务首先是挖野菜,踩着烂泥地,从许多的野草中分辨出野菜,最终用采摘的野菜做成餐桌美味。下午,跟光福的雕刻大师学习雕刻技术。最后去光福香雪海梅林里栽下属于自己的梅树,为未来种下希望和祝福。
场景重现
冒着小雨,宝贝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出发了!当车子在光福窑上村口停下,宝贝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一个个跳下车,奔向“村长”讨要任务。天公似乎也为宝贝们加油,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子停了。“村长”给每人发了一个小篮子,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挖野菜。
可是,野菜长什么样?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宝贝们犯难了。幸亏,农家的主人来帮忙,手把手教大家认识荠菜、马兰头和野葱。挖野菜比赛开始,每个家庭很快都选定了自己的“领地”,耐心地寻找野菜。“我找到一棵超级大的荠菜!”一位爸爸兴奋的大叫,引得其它家庭暗自羡慕。不过,根据农家主人的鉴定,这棵超级大荠菜其实是株野草。爸爸还不相信,非得把这棵“荠菜”带回去,炒熟了尝尝味道。这边刚刚平息了假荠菜的“风波”,那边又有了重大发现。“我找到野水芹了,快来看呀!”果然,水沟边,一簇鲜嫩的野水芹特别诱人。爸爸们冲上去,两三下就割了好几把,放进篮子里,打算中午炒一盘美味。虽然踩了一脚的泥,宝贝们的收获却颇丰。荠菜、水芹、野葱……都是春天的时令野味。回到各自的农家,爸爸妈妈和宝贝一起动手,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出锅了。要说最好吃的菜,当然属宝贝们自己动手挖来的野菜,其中一盘野葱饼更是被哄抢一空。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村长”把大家带进了一家红木家具厂。车间里,师傅们正在利用各种工具加工红木,看得宝贝们眼花缭乱。“我也要试试!”宝贝们围着师傅,吵着要学雕刻红木。在师傅的指点下,大家拿着各式工具,在红木上又是凿又是磨,玩得不亦乐乎。看着师傅做出各种漂亮的成品,宝贝们发出阵阵惊呼声。天公不作美,从红木厂出来,雨越下越大,去香雪海种梅树的计划似乎要泡汤了。没想到,宝贝们一个个都没有退缩,穿着雨衣坚持完成任务。看似不大的梅树,要把它挖出来,抬到栽种地点,再挖坑种下,没点体力可完不成。该是爸爸们表现的时候了!两个爸爸一组,抬着刚挖出的梅树,在雨中一路小跑,宝贝和妈妈们跟在旁边,使劲喊加油。
别以为只剩下种树这一关就简单了。下过雨的梅园里,新翻的地里特别泥泞,一脚下去都拔不出来。一位爸爸勇敢上阵,和儿子一起种下梅树,还绑上了写满祝福的红丝带。正得意,突然发现自己和儿子都陷泥里了,好不容易脱身,两只鞋子都糊满了泥巴。那边,一位宝贝也被泥巴困住了,一用力,整个人都坐在了烂泥中,自己乐得哈哈大笑。
随着雨势一点点变大,这期的“宝贝去哪儿”接近尾声,虽然大家的身上都淋湿了,但是宝贝们在香雪海的梅林中大声喊着“好开心”,爸爸妈妈们也说“很过瘾”,回声久久没有散去。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