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时间:2013/10/8 0:00来源:

本报记者 王亭川

  桂花

  桂花、明月和酒,这几样东西总是和中秋佳节关系密切。每年九月中旬过后,大街小巷里飘来的浓浓桂花香"引人入胜",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或幽径探香气,或驻足停留。倘若此时在桂花树下闭上眼睛,只用鼻子和心灵感受,那独特芬芳的包围感让人如至仙境。在古人的意境里,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月圆之际,把酒赏桂,乃人生一乐事。在苏州人的生活中,桂花在不少传统经典美食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佐料",糖芋头、鸡头米、小圆子、猪油年糕……在这嫩黄色小精灵的"点化"下散发出迷人的味道。

  [美味寻访]

  香雪海探访“梅酱桂花”

  光福香雪海以梅花闻名,但到了每年秋季,古镇上满山偏野的3000亩桂花树又开始飘香。根据古法手工制作的“梅酱桂花”是本地一大特色,之前光福花农就有用梅子打成酱,与桂花一同腌制的传统,因加入食盐,梅酱桂花色香味可长期保存,其储藏器比一般的糖桂花要长很多。以前没有冰箱、真空包装等存储方式,但花农们却创造性地将梅子和桂花这两种香味跨界融合起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味道。
  秋季的光福古镇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进入秋季后,满山茂密的桂花开始绽放,香气袭人。香雪海景区负责人朱贤平告诉记者,当地的早桂在九月中旬已经开过,十一期间丹桂飘香,也是花农最为忙碌的时节。桂花的花期很短,加上鲜花难以保存,因此花农们需要集中十一前几天时间将桂花采摘完毕。“采桂花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一朵朵采摘,而是用剪刀将整条开花的树枝剪下来”,这样的做法一来可以保证花型完整,同时也趁这个时机给桂树修筑。如果实在忙不过来,花农也会采用竹竿敲打树枝的方法,让桂花散落。此时地上铺上几个干净麻袋收集。
  "桂花一定要在树上才香咧!"朱贤平告诉记者,如果过了花期的桂花没有采摘,那么也会自然掉落到地上,这样的桂花香味显然不如挂在枝头的桂花。一般来说早桂的采摘期只有3-4天,迟桂的采摘期7-8天,光福镇花农一般从10月1日开始采摘,天不亮就扛着梯子出门了。

  传统工艺让“梅酱桂花”天然保鲜

  在香雪海的山背后,有两千亩古桂园环绕太湖十华里的壮丽景观。当地的腌桂花流程也是历代祖传。花农徐师傅告诉记者,古时苏州保鲜桂花的技术特别出名,从前镇上还有专门的作坊,出产的腌制桂花直送天津北京等地。
  新鲜桂花一从树上采下来,半天就会发黑了。为此历代花农们采取了一种传统的天然保鲜工艺,让桂花和梅子酱一起“和谐共处”。朱贤平告诉记者,梅酱桂花中的梅酱来自于夏季的黄熟梅,采摘下来的梅子清洗干净后加入食盐,比例是100斤梅子放七八斤盐,随后放在缸里腌渍一个月左右,然后再捞出梅子,用木棒打成酱,然后把梅酱在太阳下晒七到十天,这样梅酱就做成了。桂花制作相对比较简单,采摘下来后用清水浸泡,滤去水分与梅酱按比例混合。这样的梅酱桂花放上三年都不会变质。糖桂花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将鲜桂花放在梅子浸泡后留下的梅卤内,放一至两天后取出,滤干水分后与白糖搅拌均匀即可,糖桂花保质期在一年左右。

  [美食DIY]

  桂花糖年糕、猪油年糕

  桂花糖年糕是以前春节时的传统食品,分红糖、白糖两种。红糖加赤砂糖,白糖加白砂糖。因为加入了桂花,故加热后的年糕芳香四溢,分外诱人。桂花糖年糕吃法很多,可蒸可煮,可煎可烤。此外传统的猪油年糕也是一道著名的桂花味小点。年糕以纯糯米粉制作,加较多板油丁,味道一般有枣泥、玫瑰、桂花等,在笼上蒸熟后香气扑鼻。

  桂花芋艿、桂花鸡头米

  1.将芋头洗净,放入锅中,置旺火上烧沸;2. 再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离火,晾凉去皮,切成小块;3. 将锅内重新倒入水,加入芋头,盖上锅盖用旺火煮沸;4. 改用小火煮至芋头酥软,撒上糖桂花,即可食用。
  入秋的微风吹动水面的涟漪,正是新鲜鸡头米上市的季节。远远就闻到它清新的味道,午后品尝清润宜人的鸡头米桂花汤,是秋天不可缺少的大事。
  桂花鸡头米的制作材料:
  干桂花5g鲜鸡头米(芡实)250g糯米粉150g 豆沙100g冰糖适量
  1、糯米粉放入容器中,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加入适量热水,将糯米粉和成一个柔软的面团。
  2、将糯米面团分成每个10g的小份,在每份小面团中间按一个深坑,填入甜豆沙馅,然后封口。
  3、瓦煲中放入1500ml水,放入鲜鸡头米和干桂花,用大火烧至沸腾,然后放入汤丸煮至汤丸飘起并稍稍膨大,调入冰糖即可。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