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活态保护才会展现更迷人魅力
时间:2013/6/3 0:00来源:

    甪直水乡服饰传承数千年,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这一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却面临着后继乏人、日渐衰微的困境。为发掘、抢救、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近日,吴中区甪直镇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保护规划》。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最高境界还是活态保护。新出笼的这个“保护规划”探索实行的正是活态保护模式,对这种模式赞一个。

  吴中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作为外在美的标志之一,服饰美对人的外在美具有提升作用。这也正是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在吴地传承数千年的奥秘。包头、肚兜、大襟拼接衫、拼裆裤、襡裙、束腰、卷膀、绣花鞋,这些服饰都极具水乡特色,又特别适合妇女在农田里劳作,真可谓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巧妙结合,凸显出在本地区域民俗文化的风采,更凸显出江南吴地历代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积淀,这还是印证了那句老话: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

  但是,作为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稻作农业经济初期的产物,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也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时移事易,传统农耕人群日益减少,对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保护,固然可以寻找“新载体”,比如说组织连厢队穿戴水乡妇女服饰进行表演,在乡镇体育运动会、重大节庆等活动中,极力推广穿戴,在乡镇的服务行业,如餐饮、旅游、商业礼仪活动中,极力推广水乡妇女服饰作为工作服使用,可是上述措施还不够,所谓活态传承、生态保护,即尊重历史的原貌,建立起文化生态保护区,原汁原味地展现水乡农妇从事农耕的场景,惟其如此,才能维持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原生态,并保持其旺盛活力,这也正是吴中区筹建苏州澄湖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内设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生态保护基地的真正用意所在。

  甪直出台十年保护规划,保护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在培养传承人方面,由于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制作技艺讲究,成套服饰构件众多,一般学期需要二三年,周期较长。可是一些年轻人传承观念薄弱,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有鉴于此,对于学习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制作的年轻人,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保护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传承人和接受传承者工作同时做,这样才能使甪直的水乡妇女服饰更加做大,该服饰也才会展现出更迷人魅力。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