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守护这片清凌凌的太湖水
时间:2013/4/26 0:00来源:

    大禹治太湖水,“同渠三江五湖”,人们在金庭岛上建禹王庙,以事纪念; 伍子胥开凿胥江疏导太湖水,胥口建有胥王庙,祭祀香火不断。唐、宋、元、明、清,太湖治水者前赴后继,代有传人。跨入新世纪后,地方政府更是把治理太湖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1年以来,吴中区投入保护太湖的经费达100多亿元。
  金庭镇为了让山更青,水更绿,关停和搬迁了岛上的所有工业企业,工业污染源杜绝了,经济增长放缓了,就业的压力加重了,居民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一位原区属企业的职工在下岗的十几年中,店员、门卫、保安等样样都干,还贩卖过茶叶和水果,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为了让家乡变得更美,为了让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我们这辈人受点苦也值了。”
  环保部门以太湖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广宣传、多教育、严执法、勤监督,在依法行政的同时,为基层提供环保服务。近10年来,吴中区先后建设污水处理厂11家,日污水处理量达百万余吨,千余名职工日夜坚守在一线岗位,护设备、看仪表、测水质,被誉为“太湖碧水青波的守护人”。
  沿太湖的村民肩负着拦截农田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水的重任。其中新路村建有两个8000平方米的生态拦截沟渠和湿地沟中种茭白、水芹,坡上植三叶草、黄菖蒲等,河中置浮床,使农业面源的污染在这儿得到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他们构筑的是拦截污水的“生态闸门”。保护治理太湖水环境人人有责,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五分之三太湖水域、171公里湖岸线的吴中区,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小康社会环境质量指数达97.16分,集体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2011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区”,2012年又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