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苏州,自然风光和人文胜迹都堪称美丽的地方,可谓争奇斗艳,各显神通。若论地区优势,吴中区能扮演领衔主演的角色,吴中区拥有太湖五分之三的水域,拥有苏州五分之四的山体。全国、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控制保护建筑的数量,也为数众多。而更令人惊叹和折服的是,在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名录中,吴中区独领风骚,占据了14个中的11个。其中,陆巷和明月湾已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风姿绰约的古村落,是吴中区的一张美丽生态名片,其现存和潜在的综合价值,不可估量。这笔丰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利用。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管见。
其一,规划布局,打造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由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解不深,相对封闭的古村落极易受到经济开发的冲击。在这方面,外地一些古村落的不幸消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一步原汁原味保护古村的原生态,大有必要。每一处古村落,既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在规划布局中,不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打造出“一村一品”的优势品牌。比如,陆巷做大“宰相文化”品牌,明月湾凸显“建筑文化”品牌,三山岛以自然风光取胜。
其二,多方筹资,盘活资源。古村落内的不少老宅,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年轻人在镇上购买现代化的商品房居住后,一些老宅仅剩老人居住,有的堆放杂物甚至空关。维修这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宅,资金不足成为一大难题。对此,有关方面不妨突破瓶颈出台有关政策,在产权等方面给予优惠,允许外来者出资购买老宅维修。在原貌不变的前提下,增添现代化的使用功能。
其三,绿色理念,生态环保。古村落的经济发展,应以“环保”为重中之重,走“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无烟囱的旅游事业,是活态保护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以为,作为古村落重要元素的的“十宝”,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它们是古树、古宅、古祠、古寺、古园、古桥、古道、古井、古牌坊、古驳岸。古宅古祠等建筑载体,可以辟为茶馆、旅舍、博物馆等。一些坍塌老宅中遗留的零碎构筑物,如石础、石槽、金砖、长窗等,也不妨收集展示于“古构筑物”陈列馆。它们不但可以作为展品供游人参观,还可以作为稀奇的建材,供修复老宅使用。吴中太湖美,古村留遗韵。(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