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绿色低碳守护美丽家园
时间:2013/4/23 0:00来源:

    从“山水苏州,人文吴中”到“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看似同一主题,意境更觉深远。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突出了“美丽”与“太湖”两个关键词,抓住了事物的本源:苏州的山水美,吴中的人文美,源自于母亲太湖美;建设美丽苏州、美丽吴中,还须得守护住太湖这个美丽家园。
  因工作的原因,我几乎踏遍了名山大川,也曾考察过欧美诸国,见识不可谓不广,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归来觉得还是太湖美。诚然,太湖绝没有美洲的五大湖壮观宏大,给人强烈震撼;也没有德国的博登湖深邃清冽,让人心旌摇曳;青海湖有野性美,呼伦湖有苍凉美,太湖的湖岛山峰也实在谈不上高大险峻,只给人以缓缓起伏的感觉。但就在这山与湖的自然融合,淡淡的,雅雅的,就像一幅水墨画,而且身临其境,人在画中,人与这山、这水就像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再也出不来了。
  然而,太湖之美还远不至此,她最神秘的魅力还在于蕴含在山山水水之间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尽管她的身世至今仍然云遮雾盖无从考据,但从三山岛上那猛兽的遗骸可以想象太湖的史前青春躁动期是何等的狂野粗暴,可自打“大禹治水”以后便成了相夫教子的慈母,变得如此恬静安逸温顺贤淑。你看那湖水永远是静静的,柔柔的,似乎总是怕吵醒了身边的孩儿,即便是百年一遇的洪灾,也总是以母亲的博大胸怀予以化解,让自然和人类的损害降到最低。再看那太湖周边的土地,因为有母亲乳汁的滋润,永远是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好像总是有着耗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青春活力,谱写着人类文明演进的绚丽篇章。正是这静静的湖水和喧闹的土地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美感,这一静一动,就构成了历史,构成了太湖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样的内在美再加上外在美的映衬,就成为一种让人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美。
  当然,大千世界自有着各不相同的美,由此也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审美观,这就叫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美是一种比较,一种鉴别,只有通过比较和鉴别,才能真正把握美的内涵。尤其是当你感觉到某一美丽的事物即将离你而去,这才能真正理解美的价值。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以其独特的禀赋成就了一段灿烂的历史,史学家称之为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摇篮”,当代则更是长三角大城市群的核心经济腹地。然而,工业文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有专家曾经预言,太湖地区正遭受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再过30年太湖将濒临死亡。这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那年太湖蓝藻爆发只是母亲湖给她的儿孙们亮出的“黄牌警告”。目前我们正在抓紧进行的太湖整治工程,其重大的意义和艰巨的程度,绝不亚于“大禹治水”,所不同的是,当年大禹治理洪水,为我们开创了美丽家园,今天我们整治生态环境,正是为了尽力守护住美丽家园。而这样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凤凰涅槃的美,再创辉煌的美。
  十八大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向,把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也为我们守护太湖美丽家园指明了科学的实现路径。其实,太湖水质恶化,问题出在水中,根子却在岸上:是太湖流域的城镇密集、产业密集和人口密集程度已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母亲湖的自净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笔者去年做过苏州沿太湖地区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研究,今年已升格为长三角城市合作课题,以“绿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生活让城市更美好,绿色城市加低碳生活让太湖家园更美好”的全新理念,描绘了绿色低碳守护美丽家园的基本蓝图。而拥有太湖四分之三水面和生态人文资源精华集中区域的吴中区,正是蓝图中的核心和亮点所在。
  我不是个有神论者,但我相信命运,相信因果循环。当然,我更关心的是母亲湖的命运,我的美丽家园的命运。作为吴中区的子民,太湖的嫡传子孙,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守护住母亲湖———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