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后村庄很漂亮很宜居
农村要摒弃“脏乱破”,亮出乡村美景图。吴中区排定916个自然村,将利用两年时间,为这些村庄“净面”“上妆”,让它们亮出新的形象。目前已有251个村庄完成了整治。
走进胥口镇马舍村,靓丽的村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一条洁净的小河绕村而过,一排排整齐的村舍和房前屋后的绿化,以及趁天好农民拿出来晾晒的咸鱼咸肉,都透着一股安闲舒适的乡村生活味道。整洁的水泥马路通到家家户户,明亮大方的路灯全部安装到位。社区活动中心内,老农民听着书下着棋,走时还不忘到小广场的运动器材上练几下。
在吴中区,像马舍这样整洁漂亮的村庄有很多。近年来吴中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综合调动农办、住建、规划、水利、环保等部门,对农村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经过前期摸底,目前全区共涉及整治任务的自然村有916个,其中规划保留村庄302个,非规划保留村庄551个。
在整治中,吴中区制定了“村落整洁好、道路硬化好、村庄绿化好、路灯亮化好、河道洁净好、垃圾收集好、公厕建管好、污水处理好、文体设施好、管理机制好”的十好要求,同时还结合村庄的不同规模、区位、资源和经济条件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整治方式。比如,横泾街道新齐村和甪直镇淞南村,突出实用简约原则;东山镇三山村和光福镇香雪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相得益彰;金庭镇明月湾和东山镇陆巷村,则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木渎白象湾、胥口马舍村、横泾新路、东山陆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村庄整治典型。
吴中各镇(街道)已经签订村庄环境整治责任书,到今年6月底,179个重点窗口地带村庄将完成整治,到年底206个非重点窗口地带村庄将完成整治,到2013年完成531个规划保留村和非规划保留村的整治任务,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规划保留村庄要达到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重要窗口地带的非规划保留村庄要争创二星级“康居乡村”。
除了村庄环境要变美变靓,农村管理也要随之跟上。吴中区探索出了一条集农村村庄、河道、公路主干道“三位一体”的农村长效管理模式,全区共配备农村保洁员2239名,河道保洁员777名,公路保洁员356名。在这些“农村美容师”的努力下,各村庄展现出一派新江南田园美景。
转自《城市商报》2012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