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首锅”碧螺春不一定卖“天价”
时间:2012/3/21 0:00来源:

茶农正在忙碌地拣刚采摘上来的茶叶

      昨天起,地产碧螺春陆续开始零星采摘。以往,“物以稀为贵”的明前早茶往往都被喊出了“天价”,然而昨天记者现场采访发现,从维护地产碧螺春品牌出发,不少碧螺春合作社、茶业企业纷纷回归理性,并没有一开炒就喊出天价,而是“按质论价”,根据气候条件以及碧螺春的成熟期不同给出地产碧螺春的合理价格。
  受气候影响,今年的地产碧螺春上市时间比往年推迟了近一周。昨天一早6点不到,东山碧螺村茶农陈冬娣跟老伴就跑到山上去采青叶,“一上午就采这么多”,拿着青叶赶到吴侬茶叶股份合作社时,陈冬娣身上已被雨水打湿。称了一下分量,茶青共约400克。陈冬娣说,今年气温低产量明显减少,如按照去年同期天气情况,产量至少能翻一倍。昨天,吴侬茶叶股份合作社也开始了今年首锅碧螺春的炒制。48岁的炒茶师傅周爱心有着30多年的炒茶经验了。在炒制车间,他正在用砂皮给一年没用的铁锅去锈,50多位采茶师傅花了一上午时间上山采的青叶被聚在一起。“今天炒制的总量不会超过5斤,碧螺春的芽实在太少了。”虽然第一天开炒,但是董事长宋甫林表示,受前期气候影响,第一锅碧螺春的品质并不是最佳,所以价格不会是“天价”。“等到26日左右,随着气温回升,茶叶品质稳定后,价格才是真正的顶峰,至少在3000元以上。”
  业内人士称,受前期气候低温多雨影响,今年地产碧螺春产业的形势并不乐观,开采时间推迟,明前茶加工时间缩短,而低温气候也让明前茶的产量大大减少,如果后期气温突然升高,又会使得碧螺春茶开采期过于集中而来不及采摘。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茶叶生产销售商的利益。然而从地产碧螺春茶的品牌保护出发,昨天上午,东山碧螺春茶叶协会召集当地销售“大户”协商后,最终还是达成一致:眼下零星上市的碧螺春茶口感滋味尚未到最佳状态,“首锅”价格不宜过高。“一味赶早对碧螺春并不是一件好事。”东山御峰茶厂负责人严介龙认为,以往碧螺春“高开低走”,让早产茶“鱼龙混杂”,而真正品质好的茶叶反而卖不出好价,大家都抢早上市了,茶农纷纷朝早熟品种“改良”,长此以往,最终只能导致碧螺春茶口感滋味越来越淡,碧螺春品种变异失去了特有的风貌特征,不仅伤害了地产碧螺春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更容易给外地假冒伪劣碧螺春钻空子,最终伤害的还是本地茶农的利益。
  据介绍,受天气影响,眼下地产碧螺春还只是零星开采,26日左右进入小批量采摘,受人工成本以及明前茶产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地产碧螺春品质最佳时期价格将超过去年同期。

www.szthly.com

转自《姑苏晚报》2012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