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沿线裸露的山体被茁壮成长的嫩绿小草覆盖;公路上方往日如同“蜘蛛网”般纠缠的电力线路转移至地下……打造苏州旅游第一强区,全面冲刺国家5A级景区的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即将实现大“变脸”,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覆盖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的几张大网,如游客服务中心网、交通网、旅游安全监控网等均将全面建成并铺开。
作为吴中区2012年“八件大事”之一,全面推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力争全年旅游人次达到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亿元,打造苏州旅游第一强区,吴中区列出年内进度“时间表”。根据《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景区提升方案》,2012年力争完成102公里沿线三线入地以及1450户建筑外立面改造,完成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和整改东山、金庭、光福、穹窿山、旺山等5座二级游客中心; 实施14座三级游客中心、10座游船码头、26座停车场、58座旅游厕所和21座各级监控室的整改工作。其中,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建立在交通便利的苏州绕城高速西山互通南面,为水陆两用的大型游客集散中心,集集散功能、票务功能和码头管理等功能为一体。交通方面,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将设置远程候机楼,联通周边各大机场,在苏州火车站、高铁站开通旅游班车,确保景区与外部的沟通。在景区内部,开辟由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到西山、光福、东山的水上交通和太湖观光线路,增设旅游专线车、水陆两栖巴士、画舫、森林小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络。建设统一风格的交通标识系统,配置导游160多人,完成19个重点景点的整改。同时做好门票、网站、服装等软件建设工作。完善创建工作机制,落实创建奖励机制,积极实施创建国家5A 级景区专项引导资金和专项考核奖励实施办法,鼓励、引导创建单位进一步重视创建工作。
在硬件打包提升的基础上,吴中旅游“软件”系统再优化。大力开发以颐舍、天颐等为代表的温泉旅游产品,积极打造以采香泾生态农庄、湖桥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大力推出以临湖羊毛衫特色街区、洞庭山泉水厂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产品,为吴中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引导各地在现有旅游景区内开设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文化演艺活动,使老景区逐渐向休闲体验型新景区过渡。
记者获悉,目前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各项创建工作均按既定时间表有序推进:其中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设计和开工手续,确保年底前建成投用。二、三级游客服务中心和水上码头,以及游客环线周边三线入地、建筑立面改造、旅游交通工具、景区标识、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均争分夺秒、倒排时间、按时完成。另外,旅游网站、门票印制、安监系统、导服培训等软件工程也全力加快、跟上节奏,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迅速出形态、见成效。
转自《姑苏晚报》2012年0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