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猛将”活动开始,东山全镇12个行政村的老百姓全部自发抬出各自的“猛将”巡游祈福,一批批穿着民俗服饰的群众轮番上阵,舞龙、唱戏曲、扭秧歌,手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锦旗,他们边舞边行,像一条彩色的舞动长龙。“抬猛将”队伍行走在古镇的大街上,让龙年的古镇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韵味。特别是初三上午,“猛将”经过的路段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供桌,为自己的家人祈福,请求“猛将”的庇护。最后各路猛将神由人们抬着到雨花景区聚集,一路敲锣打鼓,旌旗招展,鼓乐齐鸣,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这一东山百姓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不仅成了当地百姓人人参与的狂欢活动,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很多摄影爱好者一路跟随,边走边不断按着快门,抓拍着那难得一见的精彩镜头,一起分享东山老百姓独特的贺年喜悦,共同期盼来年的幸福生活。
据介绍,“抬猛将”是东山的传统民俗,兴起于明代。明代时,倭寇云集太湖,东山首当其冲遭到抢掠。于是东山人抬着当地尊称为“福神”的“刘猛将”,前呼后拥,锣鼓喧天,浩浩荡荡,招摇过市。倭寇误认官兵大部队已到,狼狈而退。从此,东山百姓自发定期举行“抬猛将”活动。
也有一种说法,“刘猛将”的神格,历史文献记载是驱蝗神,清代官府也把它作为“驱蝗正神”列入祀典。百姓出猛将,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刘猛将在民众心目中是一位可亲可近的神,人们祭祀他,又同他一起娱乐、游戏。江南农村迎神赛会都要抬出“老爷”(民众对各种神佛的尊称)游行,一般都是恭恭敬敬的,唯独对“猛将老爷”可以抬着(或背着)他跑、跳,同他开玩笑,甚至把他跌得粉碎,而这位“老爷”绝不发怒。民间春节祭猛将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可延续到元宵节后,它同春节期间农村的庆祝和
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
www.szthly.com
转自《城市商报》2012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