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让每个酒店讲述一个故事
时间:2011/8/26 0:00来源:

    精品酒店(BoutiqueHotel),是指那些具有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和独特历史记忆的酒店,这个概念源于欧洲的1970年代,最近几年,随着服务业的不断进入中国。相对于集团化的星级酒店,个性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很多精品酒店本身就是由历史保护建筑改建而来,就像一个小型博物馆,入住不啻为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同时,因精品酒店规模小、客房少的特点,实现了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表现出一定的高端性。


    如果说传统酒店是标准化的产品,精品酒店的产生就意味着酒店个性化的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一些更个人主义的服务,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走进一个酒店的房间,发现所有的房间是同样的地毯和床单。精品酒店的出现和兴起是行业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必然产物,主张提供给客人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感觉,它根据定位分为大众的design hotel和奢侈的boutique hotel,也可以根据功能分为酒店和公寓形态,吸引那些追求品位、个性、休闲或商务的旅行者和生活者。精品酒店的设计给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风格上诉求各异,让生活理念融入每个细节,“让每个酒店都讲述一个故事”。
    书香世家●平江府
    书香世家·平江府项目位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平江路与白塔东路交汇处,是在废弃的原苏州第三纺织厂厂房和荒废的园林——“北半园”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项目以“北半园”为依托,打造融吴文化与现代奢华为一体的五星级创意文化酒店,配有130多间客房、600平米宴会厅及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在满足五星级酒店使用功能同时,将吴文化的意境融入到酒店的整体环境及每处细节中。
    1.入口空间——“府邸”,入口设计以“府”字作为切入点,在屋檐下增设朱漆梁柱、金漆匾额,将“府邸”大门的感觉有效的烘托出来。入口大门向内可见中餐厅东侧的外柱廊,柱廊将“府邸”的深邃感一直延伸至酒店大堂。
    2.酒店大堂——“欲扬先抑”,酒店大堂汲取留园“欲扬先抑”的空间序列手法,大堂前增设由“北半园”西北角21号楼改建的前厅,一条3米宽的连廊如“飞虹”跨于半园与大堂楼间,廊下流水淙淙,营造出小桥流水的空间氛围;连廊空间给人以局促感,而穿过连廊进入酒店大堂则令人豁然开朗;通过不同尺度空间的对比,原本狭小的大堂显得较为开敞。
    3.客房——别有洞天,客房楼由宽42米、深31米的厂房改建而成。如何这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地布置尽量多的客房?苏州民居的天井空间给予了设计师创作灵感,在31米的进深中设计三排客房,在北侧两排客房之间安排一个天井内院,3米的天井为中间客房营造独特景观空间,同时解决了其通风采光问题。
    书香世家·平江府建筑空间演绎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自进入酒店的那一刻,喧嚣世间即被园门关在身后,数百年传承的文化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这是一种见证变迁最真实的感受。姑苏风韵尽情展现在墙壁的纹理中,当您走在古朴的地板上,享受着现代尊贵服务的同时,氛围却是宁静而充满活力的。


    太湖黄金水岸度假酒店
    太湖黄金水岸位于苏州古镇——胥口,南滨太湖,背倚穹隆山,与太湖仅一路之隔,独享三里太湖黄金岸线,是面山背水的贵胄之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客房191间,其中17间为套房。依湖造势,率先创导内外双河系设计,享受太湖零距离。
    方案总体布局按要求南退红线30米,低于限高24米,充分利用了四面临水这一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以太湖为主景观面,控制建筑的天际轮廓线与北侧建筑的视线遮挡关系,创造出丰富的临湖户内外空间;建筑采用半围合形式,U形的布局恰如张开双臂,最大限度拥抱太湖旖旎风光。
    功能上分为公共楼和客房楼,公共楼在西侧,客房楼横向展开,并倾斜一定角度而获得最大景观面。西边吵闹,东边幽静,动静分区合理;贵宾客房布置在最东边,可以更近距离的与太湖接触。别具一格的开敞式酒店大堂,热带风情的豪华观湖客房,营造出优美的湖滨度假环境。
    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创造与建筑布局相匹配的景观环境。客房与高效益区域尽可能多地面向湖景布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效益。扩大基地周围的环岛水体,以增加酒店北向客房景观近景。岛上景观分3个区,西侧为休闲运动场,包括网球场的运动设施;中心景观区以泳池和景观水面为主,用水包围建筑,形成良好的度假氛围;东侧以高尔夫场为主,营造高端的私人景观空间。


    太湖论坛城2号地块酒店
    太湖论坛城2号地块酒店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侧伍相路,瑞云路南侧,烟波路北侧,西侧与运河及步行商业街相邻。
    项目通过建筑的集中与分散布置营造大环境,使建筑形体具有与环境相融合的包围感。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建筑主要靠北侧的瑞云路布置,入口处空出大片场地,布置酒店主要功能用房和大体量空间,南面大片场地作为酒店内园林。东面主体成半围合状,与西侧天然河道围合出一个池边小园。从远处眺望,酒店入口是一个主铺石材的宏伟建筑,通过入口主广场的台阶拾级而上,使酒店更为气派。汽车在广场内向两边分流,久驻车辆直接进入两侧的地下车库,暂停车辆通过两侧的坡道上行到二层的入口,人车分流明确。酒店多功能厅取义“太湖石”,成为太湖石下相对而立的另一块带有水动灵性的“石块”,在周边水景的衬托下别具韵味。而酒店的辅助用房布置在一层,位置相对隐蔽,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酒店别墅和企业会所的规划设计中,把握以园林庭院空间为主,结合现代的布局理念来展现一个既有传统元素又极具现代时尚的文化水街。建筑形式上采用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当地建筑元素,使建筑现代又不失典雅,大气又不失精致。

 

 

转自《姑苏晚报》2011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