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好山好水,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撩拨着都市人周末出行的神经。东、西山,旺山,光福,这些城市近郊风光秀美的地方,成了绝佳的自驾游目的地。特别是到了周末,苏州市里,甚至上海、无锡等其他长三角城市的游客,很多也驱车往太湖边赶。自驾客游山玩水,当地的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家乐在吴中大地遍地开花。据统计,整个吴中区范围内,大大小小农家乐总共有300多家,其中有星级称号(一至四星级)的有30多家,广泛分布在东、西山,越溪等旅游旺地。
环太湖旅游越来越红火,农家乐也越开越多,很多农户,农家乐收入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收入。2005年,吴中区旅游管理工作人员在调研时发现,这样放任地发展下去,农家乐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有的景区附近的农户,把自家的屋子改一改,就变成了农家乐,有的甚至连证照都办不齐,分布不符合旅游发展规划,没有厕所,没有停车场,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途径,硬件上跟不上,至于服务上面,则是找几个上了年纪的亲戚来帮忙,端端菜洗洗碗,整个经营是粗放型的。
于是针对农家乐,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和《农家乐餐馆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农家乐旅馆管理暂行办法》,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在西山岛明月湾试行,推选了20多家一星级的农家乐,这就开启了农家乐星级之路。苏州市的农家乐管理办法,很快被省里看到,并以苏州为标准,制定出江苏省农家乐的标准。2007年,吴中区在这一标准上,在旺山推选评定了一至四星7家农家乐,以后逐年推评,到目前为止吴中区范围内总共有30多家农家乐获得相应的星级农家乐称号。
“农家乐不只是吃顿饭! ”吴中区旅游局工作人员说,在农家乐发展之初,农家乐就是和旅游配套,提供一顿饭,或者提供一晚上住宿。但随着旅游和农家乐自身的发展,现在的农家乐,已经不仅仅是一顿饭了。在推评星级农家乐的时候,很主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要跟农事结合,跟山水环境结合,比如现在很多饭店主打农庄牌,提供的就是一种都市农夫的生活。星级农家乐,全部纳入到规范管理之中,不仅在环境利用方面,不会如很多小饭店一样,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很多时候还可以反哺环境。据介绍,有的星级农家乐,已经成为当地优质农产品集中展示和销售的地方,有的农庄有自己的“三格子”,餐厨垃圾,生活污水等可以得到集中处理,农庄上种植的果品蔬菜,用的也都是自产有机肥料。
转自《城市商报》2011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