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金庭“芦苇迷宫”湿地修复完工
时间:2011/7/13 0:00来源:

     昔日太湖“下风口”垃圾等漂浮物成堆,如今这里却成了西山岛的最美“门户”——位于西山岛东北角,太湖大桥3号以南后埠湾的金庭镇“芦苇迷宫”生态湿地修复工程目前已正式完工,记者获悉,生态湿地修复工程总规划面积为750亩,总投资为2000万元,而由10万余株太湖芦苇和27个造型岛屿组成的生态湿地则成为最大亮点。

 

     据介绍,这里的水域部分原为围网养殖区,集聚了大批渔民,围网造成了原有循环水系的不流畅,形成了一个死水区域,再加上喂养螃蟹、虾、鱼多年所沉淀湖底的饲料,渔民的生活、生产污水垃圾,使这一湖面成了污染源的温床。

 

     2008年初虽然“围网”被拆除,但是沿湖岸原有的芦苇及水生植物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白色垃圾及大量有害杂草。此外,庭山村的渡渚河、蒋东村的后埠河都从这一区域与太湖沟通,由于河道口停泊了大量的渔民船只,河道水系循环受到影响,渔民的生活、生产都集中于此,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河道口堆积了大量的淤泥,有害杂草长满了河道口,使这两条河道的水质逐年变坏,影响到这两个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由于西山岛东北角水域位于苏州市和吴中区太湖取水口的上游,一旦出现严重污染或爆发大规模的蓝藻,势必对苏州市的供水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区域进行太湖湿地生态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昨天,记者驱车过太湖3号大桥后,远远就能望见太湖里成片芦苇摇曳多姿,湖面上冒出了成片的睡莲叶,一条亲水木栈长廊沿着芦苇延伸进湖面深处……负责工程建设的小叶告诉记者,金庭太湖湿地修复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修复过程中,他们就地取材,种植了太湖芦苇10多万株,目前长势良好。此外还种植金鱼藻等沉水植物8万余株,并通过人工堆土形成了27个造型岛屿,每个岛屿的造型都不相同,并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打造一个“芦苇迷宫”,等到夏秋之际,太湖边芦花盛放,以芦苇为主题的湿地公园将成为一个全新的生态休闲体验景观。

 

    据金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本项目是西山岛的门户工程,通过湿地修复,将把它打造成太湖的生态湿地精品亮点,湿地保护和建设不仅是太湖生态景观和湿地的综合效益,更是尽快实现太湖水质和流域生态实质性好转的关键之一。

 

转自《姑苏晚报》

提供:度假区

网站编辑: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