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洞穴有357个,徐霞客亲自考察的共有306个溶洞。然而有专家提出西山林屋洞不仅是他考察的第一个溶洞,更是22岁的徐霞客生平出游的第一站。昨天,徐霞客研究会秘书长张炳德出现在洞庭西山林屋洞景区内,“徐霞客22岁出游时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苏州西山的林屋洞。 ”张炳德告诉记者,这是他经过多年考证得出的一个结论,而这一结论目前也被业内人士认可。此行他的目的便是采集一些林屋洞的图片资料,带回去替已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93岁徐霞客第九代传人徐挺生完成一个心愿。
生于公元1587年的徐霞客,被誉为中国“游圣”,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在22岁成家后,用30多年的时间走遍中国,留下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也让许多后人遵循他的脚印来体验山山水水。张炳德是徐霞客研究会秘书长。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就拿着徐霞客的游记寻根访源。张炳德告诉记者在《徐霞客游记》中虽然没能留下太湖名山胜境的记述游记,但在他与亲朋好友往来的诗词文章以及生前好友钱谦益写的《徐霞客传》,以及陈函辉著《霞客徐先生墓志铭》中均留下了徐霞客旅行的踪迹。
西山林屋洞的入口处一块摩崖石刻上写着“灵威丈人得大禹《素书》处”,由此,不少学者就考证西山林屋洞是徐霞客第一次出游的目的地,因为在徐霞客的墓志铭上明明白白写着“公元1607年,始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迹”。据徐学专家考证,这是徐霞客生平最初的出游记录,万历丁未正好是徐霞客丧父守孝三年后,成婚娶许氏为妻,成家立业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春天,他开始乘船游览考察太湖,母亲还特意为他制作远行冠,以壮其行。登临洞庭东、西两山,第一次举着火把进洞庭西山的林屋洞考察,寻找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派灵威丈人进洞寻找大禹治理太湖时写的《素书》。那么徐霞客为什么把出游第一站放在林屋洞呢?张炳德考证认为徐霞客祖上在江阴留给他一万亩土地,每到汛期,太湖水位高了,土地容易被淹,因此,已经当家的徐霞客一心想看看太湖,找到太禹治理太湖的“法宝”——《素书》。而另一种解释则是古迹经书《禹贡》等记载“江(长江)源短而河(黄河)源长”。霞客对此产生疑问,但江河源头遥远一时无法实地探源,一直传说被灵威丈人在太湖西山林屋洞发现的《素书》有相关记载,于是便有了出游首个目的地。张炳德告诉记者,因为有墓志铭以及摩崖石刻的佐证,目前徐学界对徐霞客出游首站选在“天下第9洞天”已取得共识。
目前生活在无锡的徐振庆是徐霞客的第10代传人,而他父亲徐挺生是第9代传人,已经93岁了,他曾在70岁时花了四年时间手抄了两部12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并多次重走当年先祖旅游地。徐振庆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曾多次来到苏州,但对于林屋洞是徐霞客出游首站的考证还是最近才知道,只是此时的父亲已经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徐振庆告诉记者,林屋洞是徐霞客地理科考的起点,这个意义非凡,想去一次林屋洞便成了老人最大的心愿。
现存《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洞穴有357个,徐霞客亲自考察的共有306个溶洞,如果林屋洞确实是他生平第一次考察的溶洞,那么这对于西山岛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