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太湖又进入了一年一度、为期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来自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消息,为进一步加大太湖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的保护力度,结合湖区工作实际,2010年的封湖禁渔规定又推出了新举措,增设了一个河蟹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一个渔业生态修复实验区,禁止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实施捕捞生产作业。 省太湖渔管办向全体渔民发出的封湖禁渔通告称,为进一步探索保护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自2010年起增设鲤山湾水域为太湖河蟹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在该水域实施连续性河蟹苗种放流以及渔业生态修复示范试验,以便为科研用优质河蟹亲本提供保障,提升太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水平和能力。 同时,增设贡湖新塘湾水域为渔业生态修复实验区。贡湖新塘湾水域以往曾经开展过低水平的网围养殖,植被破坏严重。2010年将增设该水域为渔业生态修复实验区,通过对该水域实施水草植被修复及有效利用等方面的探索性试验,加强对湖体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告强调,禁止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实施捕捞生产作业。为保护养殖渔民的切身利益,规定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全年禁止从事捕捞生产作业,以避免因在东太湖网围养殖区航道中从事捕捞生产作业,而对网围养殖的设施和养殖品种带来生产及安全隐患。 此外,封湖禁渔通告还特别针对高踏网作业进行了补充说明。由于高踏网短时间的捕捞量巨大,造成大量优质鱼、虾类资源被当作饲料利用而形成严重浪费,并且对渔业资源的无选择性捕捞,遏制了部分底层鱼类的种群发展。据统计,全湖从事高踏网生产渔民近400户,占总数的6%,但其渔获物总量却占全湖的60%。 太湖将自2011年起禁止高踏网入湖生产作业。对原从事高踏网生产的渔民,有关部门将积极引导其转产转业,优先安排其它渔具生产。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朱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