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羊肉简介 金秋时节,寒风乍起。在这个时刻,无论是吴地人家还是从四面八方前来的游客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品尝滋补美食的时刻到了。而说到味道鲜美,又能强身抗寒的食品,怎么能少了著名的藏书羊肉?且不提近几年每个金秋举办的(今年已于9月26日隆重开幕)藏书羊肉节,只是说说这羊肉宴的历史、做法和滋味,相信也能让你蠢蠢欲动、垂涎不已。 苏州人吃羊肉的故事,其实可以一直追溯到宋朝。据说,把羊肉当成日常美食的观念,是北宋人南迁带过来的。在这之前,江南人还是喜欢吃虾蟹。东京梦梁录的各种羊汤店羊杂吃食便是证明,而更有趣的是,吃猪肉的习惯恐怕要到明清才慢慢普及的。 到了明、清时期,藏书农民就开始有了外出从事杀羊、烧羊、卖羊肉的行当。自己爱吃,日日吃,吃多了,竟然开了悟,吃出了门道,吃出了一门独门手艺。自己吃还不够,“独乐不如众乐”,担卖到城里,挑嘴惯了的城里胃口一下被打开,他们一般都以担卖或摊卖为主,直到清末才开始在苏州城里开店经商,俗称“羊作”。光绪22年,藏书周家场(兴奋村)周孝泉终于在苏州醋坊桥畔开了城内第一家堂吃“升美斋”羊肉店。之后,藏书的羊肉店逐渐多了起来,道前街、鸭黛桥一带羊肉店林立,几乎成了“藏书羊肉一条街”。如今,藏书镇从事羊肉加工产业的达六千余人,年创收超亿元人民币,每年销售活羊四十多万头,并逐渐形成了经营规模,以同一名称“藏书羊肉店”的“羊作”辐射各地。 藏书羊肉出名全在烹调方法独特,秘方世代相传,所以羊肉细嫩滑口,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据透露,藏书羊肉味鲜可口,首先在羊上就有秘籍。羊是放养爬坡的羊,并且选羊以二岁龄羊为优,肉不老不嫩。藏书羊肉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羊的腥膻味。以百年木桶蒸煮一个半小时,火候讲究,煮出来的肉不硬也不烂。烹调时只放盐不加辅料,将一只羊身切成几大块,旺火烧开,然后撇去浮沫“出水”,放在清水中清洗,再清除锅底的沉渣(当地称为“割脚”),然后将羊肉重新入锅再放在原汤内,旺火烧煮3小时以上,其间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当,待肉烂汤浓后即出锅拆骨,装至特制的方形或圆形盆内。最后适时加入适量的特制调料,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羊肉细嫩滑口,再配上个人喜好的葱、蒜、盐、醋、辣酱等佐料,真是百味杂陈,令人回味无穷。当地人用羊肉可以做出4050种菜肴组成的“全羊宴”,红烧、脆皮、爆炒、烧烤,不一而足。 一只羊一桌菜——藏书全羊宴 “藏书羊肉”有数百年的历史,享誉华东地区。“藏书全羊宴”继承了传统藏书羊肉的烹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书全羊宴”。“藏书全羊宴”的最大特点是食客可以把羊身上的东西一样不少全部吃到,但它不像北方人一样把整只羊往桌上一放,大家用小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 “藏书全羊宴”有冷菜,用羊肚、羊肝、羊心、羊眼睛、羊蹄子做成;有热菜,红烧羊肉、鱼羊双鲜、传统木桶羊肉等;还有点心,羊肉粽子、羊肉蒸饺等, 真可谓一只羊一桌菜。与传统藏书羊肉相比,全羊宴在制作上更加精致,但不失传统风味,像万杨一品鲜、滋补羊脑子盅等,就是近年来推出的创新菜。 如今,由藏书羊肉品牌店万杨香庄制作的“藏书全羊宴”已入选《中国名菜大典》。《中国名菜大典》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全面和系统地编写的饮食文化典籍,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烹饪文化的丰厚内涵。该书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书目。 木桶羊肉的美丽传说 藏书人烧羊肉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把羊肉放在木桶锅里烧煮的,烧出来的味道就是特别鲜美。那么这个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规矩是怎么来的呢?讲起它还有一段传说哩! 很久很久以前,在藏书善人桥塘湾里,有个叫姚木碗的人。他以车制木玩具为业,因为经常车制木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把他的真名忘记了,人人都叫他姚木碗。 有一次,他家中车制玩具的木料用完了,就像过去一样拿了斧头到穹窿山上去砍伐木头。他攀到山上往前走,看到大树底下有两个白胡子老人在下棋,棋盘放在一段粗大的树木上。姚木碗觉得很好奇,这两位老人为什么不在家里下棋,而偏要攀到这么高的山上来下呢?他就静静地在旁边观看。隔了半个时辰,突然有个老人发现了他,就对他说:“你是什么人,你看的时间很长了,快回家吧。”说完,一阵清风吹过,姚木碗眨了眨眼睛,等到睁开眼,两位老人和棋盘都已经无影无踪,只留下了那段放棋盘的树木。姚木碗十分惊奇,等他想起上山来砍树的事,赶快寻找那把斧头,不料斧头柄已经烂掉了,只剩下了一段锈铁。树砍不成了,回去怎么办?他就把老者下棋的那段木头想法背了回去。 他到家一看屋都塌了,不远处坟墓的墓碑上写着他家人的名字。后来他遇到几位老人,姚木碗就把自己的经过说了,老人告诉他说:你在山上半个时辰,世上已经过了百年,你遇到仙人了。 姚木碗想自己背回来的那段树木是仙人用过的,也舍不得做玩具了。他车了好多木菜碗送给左右邻居,大家都说放了菜,吃起来味道很鲜美。这时候有一位卖羊肉汤的后生,头脑很灵活的,就请姚木碗把剩下的木头做了一只木桶锅来烧羊肉,结果烧出的羊肉果然鲜美无比,大家纷纷来买他家的羊肉汤,让他赚了不少钱。于是当地以卖羊肉汤为生的村民,也都学他的样子用木桶锅烧羊肉,烧出的羊肉汤味道也很鲜美。 俗话说,三九进补,来春打虎。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因此,常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补元阳,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而藏书羊肉那精细的做法、鲜美的口感则能让这种滋补的效果在享受之余更上了一层楼。 1、当归生姜羊肉汤:羊瘦肉1公斤切块,生姜60克先放入油锅内略炒片刻,倒入羊肉块共炒,炒至血水干后加入适量水,放入当归100克(用纱布包好),适量食盐调味,用小火焖煮至熟,分数次食用。有温中补血,调经祛风作用。可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乳胀,子宫发育不良,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血虚头晕,面色苍白等症。 2、羊肉粥:羊肉100-15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共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祛寒壮阳作用。适用于体弱赢瘦,腰膝酸软,腰背怕冷,男子阳气不足、肾亏阳痿、遗精早泄,女子月经不调、血虚痛经等症。 3、山药羊肉粥:羊肉500克切片,先用水煮至熟烂,再与山药500克(切片)、粳米250克同煮粥,亦可加入适量猪肉同煮,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健脾补肾作用,适用于身体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酸尿多等症。 4、肉蓉羊肉粥:肉苁蓉50克切片,先放入锅内煮1小时,捞去药渣,水中放入羊肉150-20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同煮粥,加入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益肾壮阳,补精养血,润肠强身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大便干燥,肾虚面色灰暗等症。 5、羊肉萝卜汤: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编辑:朱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