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星”、“常熟星”、“长江村星”、“苏州三中星”、“吴健雄星”“费俊龙星”,在浩渺无边的太空中,这6颗分外耀眼的小行星,它们的名字与“苏州”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数据库里,“苏州星”的永久编号为2719,它是紫金山天文台于1965年9月22日发现,国际命名为“Suzhou”;“常熟星”的永久编号为3221, 1981年12月2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命名为“Changshu”;“长江村星”的永久编号为5384,1957年11月11日由著名天文家张家祥发现,国际命名为“Changjiangcun”,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以村庄命名的小行星;“苏州三中星”的永久编号为5013,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命名为“Suzhousanzhong”;“吴健雄星”的永久编号为2752,1965年9月20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命名为“Wu chien-shiung”,这也是我国首颗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的小行星;“费俊龙星”的永久编号为9512,1966年2月13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国际命名为“Feijunlong”。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国际天文联合会对小行星的命名有专门规范。具体为,观测者观测到一颗小行星时,不管能否确认是“首次发现”,可进行“临时编号”;当不同夜晚均观测到并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后,将获得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而只有它被确认是“新发现”且经过三次以上不同冲日年代的观测证实,并计算出精确轨道参数时,才能得到一个“国际永久编号”。之后发现者可对它进行命名,但须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刊布于世。 冠名小行星有着很高的国际声誉,命名一旦被确定,该名字就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性名字。“吴健雄星”的命名是为表彰她对人类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苏州三中星”是为表彰该校在全国率先开展有特色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等等。 来源:苏州新闻网 编辑:朱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