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苏州旅游业打出组合拳助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09/8/5 0:00来源: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退去,苏州旅游仍然面临考验。下阶段,全市旅游业将通过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形成“组合拳”,为全市保增长做出应用贡献。

  一是全面提升,推进全市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为确保《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全面启动31项重点工作。重点包括:利用资源优势,创造和争取发展条件,推动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古城和太湖两大集聚区中开展试点工作,加快形成示范效应;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要求,推动城市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停车场、公厕、旅游呼叫、旅游集散等城市旅游功能性设施,优化城市游览、餐饮、购物、娱乐空间布局;依托全社会力量,推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共同打造“全景苏州之旅”,唱响“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品牌形象;积极培育大型旅游企业,促进企业提高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竞争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发动,动员全社会都参与到计划的贯彻落实中来。

  二是注重品质,着力打造旅游品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旅游概念,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和创新,注重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首先,将金融危机期作为市场培育期,着力打响苏州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等品牌,促进旅游产品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转变。加快太湖文化论坛、太湖湿地公园等一批融会展、文化休闲和度假特色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市场的知名旅游产品。其次,着力推动新一轮乡村旅游大发展,充分激活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把苏州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社会消费热点和区域品牌旅游产品。第三,进一步彰显苏州城市的人文个性,在贯通“古”和“今”、融合“中”和“外”上下功夫,强化城市旅游品牌宣传,用品牌来打动人心,用品牌来汇聚人气。加大宣传营销投入,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城市建立旅游营销伙伴关系和城市旅游联盟,实现以消费促进增长的良性循环。第四,推出一批能刺激旅游消费的一地游、深度游、全景游以及节庆会展旅游品牌,使“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旅游形象,“经典苏州,精致生活”的城市品牌特征、“文化苏州、生活苏州”的城市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和清晰。

  三是立足市场,着力加强市场营销。积极探索合作营销新模式,探索建立“社地联合营销”新体系,重点是:与国旅总社合作,共同开发旅游新产品,纳入国旅总社重点推荐目录;与中青旅合作,争取更多的大型商务会议和会展落户苏州;与上海春秋旅行社合作,开发适合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的中高档产品,首推大运河旅游产品;与上海中辉旅行社合作,开发适合上海市民的近程旅游线路。强化客源市场互动营销,打好“双向旅游牌”,国际方面:加强与美加、日韩以及新马泰、港台等境外旅游宣传互动促销,并更多地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实施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叠加促销;国内方面:重点是借助重大节庆、交易会、电视广告等手段,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主要客源市场。

  四是抢抓机遇,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作为华东地区第一个与世博局签订合作协议的城市,充分发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旅游推广长三角工作站”作用,围绕长三角旅游资源共享、游客接待能力共担、无障碍服务支持体系共联和合作交流机制共建等工作,加强与上海世博局的合作交流,保持与上海方面的信息沟通和热线联系,及时掌握世博进展情况,不断调整市场营销战略。力争将魅力金鸡湖,时尚夜苏州;阳澄湖莲花岛:世外桃源,品尝世上美食;中国绣娘之乡;中国农民城市化生活;沙家浜芦苇荡里风火岁月体验之旅等10个题材入选第二批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完善苏州“友谊日”活动方案,将“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的展示理念加以延伸和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向上海旅游主管部门的推荐工作,使苏州越来越多的饭店宾馆、旅行社和景区景点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定点服务单位。动员旅游企业加大与上海及国内外重点旅行商合作,与旅行商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尽可能把客源组织工作做到源头。

  五是健全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贯彻实施国家旅游局下发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05—2015)》和《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大星级饭店、景区景点的产业主体建设力度,探索城市要素集群发展模式,拓展旅游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宣贯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和新一轮省级文明行业创建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推行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公示制度,引导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品质经营。按照“注重引导、标本兼治、强化服务”的方针,鼓励优势企业重组扩张,引导和扶持旅游企业实现集团化经营;引导和推动服务水平较高的旅游经营者结成优质旅游联盟。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鼓励旅游企业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旅游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步伐,加强旅游管理人才、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建立健全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完善旅游人才市场功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旅游行列。完善旅游人文环境,开展“旅游进社区、旅游进企业、旅游进学校、旅游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构建旅游志愿服务体系。提高旅游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和优质经营模式,提升苏州旅游业的国际化形象。

  来源:市旅游局    编辑:朱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