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资讯 >> 文章
姑苏十二娘背后的文化底蕴
时间:2009/7/31 0:00来源:
  在木渎山塘街上,有一段叫“姑苏十二娘风情街”。第一家是蚕娘,她坐在一角的小凳上,极为朴素的样子。身前一架小巧的纺线机,脚边一个 特制的器具,放着极小的电饭锅,开着盖,居然煲着蚕茧;门口的 一只小匾里,放着一堆黑色的东西,细小颗粒,标着“蚕沙”两字,这是一家“蚕娘店”;在“蚌娘店”里,一群小孩正围在大盆边,看活蚌取珠……

  一溜过去,街上是以“船娘、绣娘、织娘、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为称的各色店铺。每家店铺都有一位娇娘坐镇,每位娇娘都是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吴地妇女的典型代表,这就是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打造的十二个底蕴丰富、韵味十足的吴娘品牌——姑苏十二娘。

  “姑苏十二娘”的创意与吴文化的背景密不可分。那“姑苏十二娘”为何会落在木渎?清代乾隆年间徐扬的写实长卷《姑苏繁华图》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 渎)、一城(苏州)、一街(山塘)的景观,其中木渎部分约占全卷的二分之一。而“姑苏十二娘”中的十二位吴娘大 部分都能在《姑苏繁华图》中找到缩影。如果有心,在一些电视片、昆曲、评弹、歌舞剧中会发现“姑苏十二娘”的形象。

  挖掘吴文化,还需要一个在当今社会的呈现方式问题。木渎则是通过举办“姑苏十二娘”海外展示会、建一条“姑苏十二娘”手工艺街、举行一次“姑苏十二 娘”水乡风情摄影赛等一系列商业经营活动,来把“姑苏十二娘”呈现出来。

  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总经理周菊坤谈到十二娘品牌创设的意义时说:“努力生产出文化产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木渎、了解吴中,那么,旅游产业将是让更多的人到木渎、到吴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姑苏十二娘’品牌的开发,使文化与旅游产业达到共赢。”

  “把每位吴娘的肖像使用权拍卖给相关企业,作为企业产品形象的代言人。”从“姑苏十二娘”品牌推出之日起,此条就作为品牌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年度计划。而肖像权使用拍卖,只是挖掘每位吴娘背后产业空间做法的一种。在“姑苏十二娘”风情街上,“姑苏绣娘”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至今,在姑苏城内仍有着十万妇女从事着刺绣工作,形成了苏绣庞大的产业市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市场,“绣娘”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除了在风情街,在木渎“羊文化产业园”里也有“绣娘”品牌展示店,楼下是一个用于展示交易的平台,陈列着各种关于绣娘的产品,如服装、香包、绣花鞋、绣花兜等创艺产品,楼上是研发基地,专门研发设计与绣娘有关的新品。“绣娘”正在开发自己背后的偌大产业空间。

  周菊坤说:“以每位吴娘为支系,十二娘背后都有一个待开发的产业。”十二个类别,十二个产业,在产业园的另一区域,木渎计划建设一个以十二娘为品牌的生产企业区,这些打上吴中鲜明文化色彩的十二娘产品,将以木渎为龙头,销往各个景区甚至全国各地。

  来源:吴中旅游杂志

  文:沈姗    编辑:姜鹏